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宏观 > > 内容页

朋友圈拒发工作信息胜诉之思 世界资讯

来源:中工网 2023-05-10 14:09:15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原标题:朋友圈拒发工作信息胜诉之思

因未在个人微信朋友圈转发推送医院信息,重庆涪陵某妇产医院的驾驶员陈某,累计被扣除工资10000元,且被解除劳动合同。近日,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发布第九批劳动争议十大典型案例,该案例被收录其中,陈某的诉求获得法院支持。(5月9日人民网)

“拒绝在朋友圈发布工作信息申诉成功并成为典型案例”事件一经报道,立刻引起了公众对“朋友圈自由”的关注和热议。不少网友对某些用人单位强制转发朋友圈现象感同身受,并表示对陈某的申诉行为“狠狠支持”。微信朋友圈,可以说是人际关系的一种在线映射。用户在朋友圈发布内容,通过点赞、评论等在线互动,从情感上拉近与朋友们的距离,进而扎紧自己的社交关系网,发挥人际关系效应。随着自媒体不断发展,用人单位与员工作为利益共同体,为了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呼吁员工在朋友圈进行宣传,也可视为一种双向奔赴。因此,进入职场后,朋友圈中工作信息逐渐增多,也在情理之中。

诚然,在朋友圈分享与工作相关的信息存在一定的主观驱动,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发朋友圈”成为工作内容的一部分甚至纳入考核的范围,鉴于雇员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的权力差值,这些“自愿”分享的背后,难免是员工为了职业生涯而做出的妥协和让渡。正所谓,“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为了能更好平衡社交平台的生活与工作,避免过量的工作内容在朋友圈中霸屏,影响观感,一些人对通讯录中的联络人进行分组划分,通过朋友圈的自定义设置来实现工作信息的“精准”投放。更不乏有人申请注册两个不同的微信账号,用以区分生活日常和工作内容。

如果说这些无间道式的双面表演是雇员对某些用人单位“强制发圈”的无声反击,那么“朋友圈解绑”成为典型案例,就是公众对于某些用人单位随意侵犯私人空间的有力出击。近年来,一些用人单位对于员工的“冒犯”远不止于朋友圈自由。五险一金、双休、8小时工作制……这些写于劳动法中的规定有时都难以得到不折不扣的落实,也难怪网络上出现青年群体整顿职场的调侃。事实上,虽为戏言,亦不乏真情实感,毕竟,整改的前提,是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和问题。期待“捍卫朋友圈自由”这一案例典型“出圈”,能够对相关用人单位产生警示作用。(刘硕)

上一篇 下一篇
x
推荐阅读 更多
朋友圈拒发工作信息胜诉之思 世界资讯

原标题:朋友圈拒发工作信息胜诉之思因未在个人微信朋友圈转发推送医院信息,重庆涪陵某妇产医院的驾驶员陈

2023-05-10
7月,求财顺利,事业有成,一路发财,金银满屋,努力终有回报

属蛇的人擅长经商,他们是最精力充沛的,有明确的人生规划,作为家庭的中流砥柱,他们赚钱容易,又不给家里

2023-05-10
2023年养老金调整在即,今年会涨多少?|天天消息

今天,养老金调整方案还未公布,但公布已是迟早之事。近年来,养老金实现了连续上涨,根据职工平均工资增长

2023-05-10
观点:AI 2.0时代怎么学习少儿编程?火花编程给出了答案

通过AI互动+闯关+辅导老师答疑,火花编程的整个学习流程通畅,很多孩子可以自主完成课程。火花编程的动画剧

2023-05-10
到2030年中东天然气产量将增长近20%

根据世界自然资源行业领先的能源咨询机构伍德麦肯兹的一份新报告,到2030年,中东地区将花费1200亿美元将天

2023-05-10
欲不可纵 渐不可长_天天报道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报导,2022年7月,李宇忠被立案审查调查并采取留置措施,这对于刚刚退休,本应在家

2023-05-10
延安市生态环境局宜川分局持续开展水污染防治排查巡查工作-当前最新

自4月21日起,延安市生态环境局宜川分局组织开展为期1个月的水污染防治排查巡查工作,全力保障县域水环境安

2023-05-10
市图书馆有女子书画作品展 天天新消息

即日起至5月14日,由大庆市女子书法家协会带来的书画作品正在市图书馆一楼展出。

2023-05-10
南京二批供地:雨花台、江宁等4宗地块待公证 总成交价37.06亿元-当前速递

南京2023年第二批集中供地开拍,共出让10宗地块,总用地面积约35 3公顷,起拍总价137 3亿。

2023-05-10
印度仍在捡漏抢购俄原油 或致全球油价大涨|天天热门

随着廉价的俄罗斯原油大量涌入印度,欧佩克组织(OPEC)在印度的市场份额降至历史最低水平。根据能源分析公

2023-05-10